半岛·体育中国官方网又一运动品牌巨头凉了!开线缩水、logo脱落巨亏21亿成智商税十年前,健身房里随处可见一身紧身速干衣的中年男人们,他们昂首挺胸,仿佛衣服上的“安德玛”logo是一枚勋章,宣告着自律与力量。
而如今,这个曾让无数中年男性“秒变健身教练”的品牌,却在财报上留下刺眼的数字,—单季巨亏21亿,营收同比暴跌。
创始人凯文·普朗克的一句“我们只为真正的运动员服务”,让品牌迅速与耐克、阿迪达斯形成三足鼎立之势。
他们未必有八块腹肌,但衣服的立体剪裁和“压缩黑科技”总能将肚腩藏得严严实实,再配上一条束脚运动裤,瞬间“年轻十岁”。
它瞄准了中国35-50岁男性“既要面子又要里子”的心理,高价标签(一件速干衣动辄上千元)成为中产身份的象征,而修身版型则巧妙掩盖了发福的身材。
2023年,上海市场监管局的两次罚单,将安德玛推向风口浪尖,先因面料缩水率超标被罚45万,两个月后又因logo脱落问题再遭30万元处罚。
消费者投诉如雪片般涌来,一位山东用户吐槽:“花1200元买的运动外套,第一次机洗后肩线开裂,穿去打球,腋下直接豁了个口子,全场笑我是丐帮长老。”
一位服装行业分析师指出:“安德玛曾对标奢侈品,用科技面料、运动员专属抬高溢价,但品控连快时尚都不如。”
知乎上一则高赞评论道:“以前穿安德玛去健身房,教练会多看你两眼,现在?保洁阿姨都问我是不是买到了假货。”
杭州一家奥特莱斯的店员透露:“去年清仓时,原价899元的运动裤99元甩卖,大爷们凌晨五点排队,把货架抢空了。”
但没想到的是降价策略很快引发反噬,不少老顾客感到被“背刺”,三年前曾花两个月工资买的情怀,现在成了地摊货。
而且价格腰斩让品牌彻底失去高端光环,小红书上有年轻人嘲讽:“穿安德玛?那是我爸的品位。”更糟糕的是,低价并未换来销量逆转,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,安德玛中国区营收同比下跌28%,证明“以价换量”的算盘彻底落空。
安德玛的困境,本身就是一场错位的时代对话,它曾是中年男性对抗油腻的“盔甲”,但当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,这套叙事已然失效。
就连曾经的忠实用户也在改变,一位46岁的企业高管坦言:“现在健身都穿Lululemon,安德玛太像拼命证明自己还没老的大叔装了。”
反观lululemon靠瑜伽裤征服全球,安踏收购FILA实现品牌年轻化,安德玛的转型却总是慢半拍。
绝境之下,安德玛并非全无生机,一些行业观察者给出了建议半岛官网,与其在“高端”与“低价”间摇摆,不如回归运动科技的本质。
比如将压缩衣技术迭代为更适合大众的“日常抗疲劳”系列,或与马拉松、登山等垂直领域合作重塑专业形象。
另外放下对“硬汉”标签的执念或许能打开新市场,日本市场的试水产品中,宽松剪裁的City Walk系列意外受到年轻群体青睐。
而且不少消费者也在等待它的改变,一位曾经的“安德玛铁粉”在微博写道:“如果它能出一款既显瘦又耐洗的衣服,我立刻回购。”
这句话或许道破了商业的本质,再华丽的故事,终究要回到一件衣服最基本的尊严,让穿上的人感到体面,而不是尴尬。
如今的安德玛,像极了它曾经的目标用户,那个在健身房咬牙举铁的中年男人,明明渴望追上时代,却总显得力不从心。